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聚焦三农 >> 正文
把脱贫攻坚作为“合格党员”的标准
作者:范云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9/24 15:43:22  点击次数:3843

把脱贫攻坚作为“合格党员”的标准

——记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员王仕昌

王仕昌 

(记者  范云)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丽江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20153月,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派出了市场信息科科长王仕昌,到玉龙县九河乡金普村驻村,9月初,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调整,王仕昌同志作为永胜县程海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进驻永胜县程海镇吉福村开展扶贫工作至今。在市生物创新办党组及全办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共为吉福村争取和协调了现金投入37.95万元,棉被、种子等物资21.5万元。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吉福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000元增长到2016年底的3500元,使吉福村的扶贫攻坚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

 

王仕昌同志是单位近几年培养成长起来的中药材、玛咖、蓝莓等产业及信息、宣传工作上的技术、业务骨干,在驻村期间,他处处为民着想,事事为民考虑,真正起到了一名合格党员的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表率、模范和带头作用。

 

深入农户拉家常,摸清底数打基础。永胜县程海镇吉福村位于永胜县西部,村委会距离程海镇政府23公里, 国土面积28.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00米,全村辖纸房、沙拉、新龙、陡坎、向云5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321262人,农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的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村,也是永胜县38个省级贫困村之一。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及少数民族传统观念影响,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村民主要种植传统的农作物,经济来源主要以少量烤烟种植,除此之外没有可作为支撑的、形成规模的产业,因此产业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收入来源不稳定,再加上交通不便,制约了整村的发展。而市生物创新办作为吉福村委会的挂钩帮扶单位,面对复杂而众多的贫困户,工作困难不可谓不大,而作为程海镇工作队长的王仕昌同志的压力则更为巨大,不仅仅需要面对吉福的贫困户,还要统筹、兼顾整个程海镇其它村委会的扶贫工作,但是面对挑战无论多么艰巨,王仕昌同志依然坚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特色扶贫。

 王仕昌(中)深入田间地头

20163月,为了做到打好扶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原来的乡镇工作队细化到以村为单位组建驻村工作队,王仕昌作为吉福村工作队的副队长,为了做到精准,他利用2个半月的时间深入到吉福村,足迹踏遍了吉福村委会5个村民小组,百分之百地访遍了吉福村所有贫困户118户,走访了80%以上的农户。在走访过程中与老百姓拉拉家常,与村组党员、村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认真记好民情日记。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不仅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还清楚掌握了整个村情社貌。同时,他也意识到:吉福村的贫困程度相比较于永胜县的其它贫困村来说不算大,但是与自己的家乡相比,他仿佛又看到了他读小学时候他们村的样子,也就意味着落后了至少10年以上,这样的情况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为此他还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老人、孩子与狗”的驻村工作日志:描写了一户建档立卡户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出门送行时的苍凉景象。因此,他下定决心,一定为吉福的老百姓做点事。

 

为了做到精准,在“回头看”的过程中,王仕昌严格按照要求,组织村三委班子成员、党代表、户代表及工作队员开展民主评议,要求参会人员首先评选出本村最困难的家庭,以此类推,确保了最贫困、最需要帮扶的家庭进入到建档立卡户的序列里。

 

立足实际真帮扶,因地制宜促发展。在走访中,他认真倾听和记录老百姓的诉求与建议,他注意到:由于信息闭塞,市生物创新办作为玛咖产业主管部门,已经在2015年初看到产业出现大起大落的先兆,极力在控制种植面积的时候,整个吉福村还在跟风式的大力发展玛咖,并且绝大部分农户是借钱发展,甚至有些农户放弃了种植十多年的烤烟转而种植玛咖,导致2015年吉福村的烤烟面积从原来1500亩锐减到320亩。王仕昌意识到不想办法发展短、平、快的产业来弥补,部分农户2016年的春节连备点年货都将十分困难。因此,201510月底,他及时与村三委班子成员开会,商量寻找新产业,弥补损失的渠道和办法。得知冬早豌豆产值高、气候适合后,他及时会单位向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协调了5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在吉福开展了冬早豌豆的种植。

 

在思考帮扶的措施时,王仕昌提出输血的同时重在造血。在全面掌握和了解了吉福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环境,分析总结了近几年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他又积极为吉福村出谋划策,帮助理清思路,及时对近几年的发展思路和规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根据建档立卡户的人员结构,提出了“长短结合”、“一户一方案”的帮扶方案,即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开发的特有优势,不断优化工作思路,培育1-2个近期能出效益的短、平、快产业,培育2-3个见效相对晚一点,但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产业,在根据各家各户劳动能力的不同,区别帮扶、精准扶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所挂钩的永胜县程海镇吉福村扶贫攻坚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得到有效推进。两年多来,他先后自费到县内的六德、瓷厂考察他留鸡产业,近到海腰、期纳、玉龙县拉市、古城区七河、华坪,远到宾川、楚雄等地考察花椒、食用玫瑰、沃柑、石榴等产业,并及时将考察情况汇报给主要领导参考定夺,最终确定短期项目选择他留鸡养殖,长期产业以花椒、玫瑰花等为主,开展特色产业扶持计划。截止到20177月底,他共筹集资金4.29万元,发放花椒苗2200棵(每户100棵),他留鸡1100只(每户50只),20174月,得知所发放的他留鸡已经可以销售后,他又积极汇报,协调联系了有需求的企业,分2次以不低于当地市场价进行了收购,为建档立卡户创收27000多元,其中最高的一户达到3502元。不仅如此,他还积极通过自己的人脉河渠道,协调了19.5万元的藜麦种子,2万元的西洋参种子,在吉福开展试验示范河推广种植。他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得到了村民们的一直好评与肯定。

 王仕昌(右二)

深入农户察民情,协调项目解民忧。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工作中,王仕昌以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同村班子一道,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跑办帮扶项目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资金。在纸房村小组的走访过程中,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纸房人过去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家家户户都种,现在水沟垮塌没有人管,不要说种水稻,就连吃水都成问题了。”王仕昌深入了解到:纸房村小组的生产生活及灌溉用水主要通过“上大沟”,该沟渠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由于缺乏维修资金,年久失修,导致沟渠无法通水,村民意见特别大。了解情况后,他及时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反映,单位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向财政等部门协调争取了该沟渠的三面光改造资金20万元,加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向水利部门也争取了部分改造资金,目前该沟渠已经基本恢复了通水。不仅如此,王仕昌还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环境卫生维护,公路、水沟的维修管护等。在今年省、市开展的“联建双推进”活动,为了让吉福党员及老百姓有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活动室,王仕昌积极请示汇报,争取了建设资金16万元,并组织了一次办党支部和吉福村党总支共同参与讲党课、划发展的主题活动。

 

不求回报做实事,真心帮扶暖人心。王仕昌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在吉福干扶贫工作,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我只是凭良心做事,力所能及地真正为老百姓做哪怕一件能让大家都受益的实事就行,也不枉我曾经是吉福村第一书记了!”在实际工作中,他说到做到,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20168月初的一个周末早上,他还没有起床,就有吉福的一贫困户带着哭腔打电话给他“王科长,我家的老母猪昨晚上死了,今年价格这么好,还指望下仔卖点钱给娃娃做学费呢,现在怎么办嘛!”他就认真询问了症状,并耐心地安慰他,让他打电话报案(保险公司),随后又打电话给镇兽医站的熟人,咨询了一下,感觉到还是日常管理上出了问题,他就跑到新华书店,自掏腰包给那户那户购买了5本关于猪和鸡的养殖技术指导参考书。在吉福,他不仅仅只是为贫困户服务,只要任何人有事找到他,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比如他驾驶自家私车,接接送送老百姓到镇里、城里办事,为老百姓到期纳、宾川等地买农药、兽药甚至是鱼塘用药是常有的事,他也会主动地为初、高中毕业生联系企业打工,为困难群众协调民政临时救助等。

 

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作为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一位农村大学生,王仕昌深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就要坚持教育脱贫。凡是遇到家有读书娃的家庭,他都会多交流几句,多劝导几句,他总会跟家长说:如果没有知识,放羊娃只能一直放羊,贫苦只会继续延续下去,现在的农村,多读书男孩子找媳妇都要好找一些,女孩子也能嫁个好一些的婆家。因此王仕昌深入吉福村委会各个村,对贫困户进行了逐一走访,逐户统计出学生名单,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在校情况,并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为每一名贫困户学生争取到相应的补贴款项,让每一名学生有学可上,有书可读,对于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学生,继续帮扶鼓励上大学,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读完大学。2016年,吉福全村考取了4个大学生,其中纸房村小组3个、沙拉1个,他不管是不是贫困户、也不分那个村、哪家单位挂钩,向办党组申请了4000(每个1000元)元奖励金,并亲自送到学生手里;20176月,得知有3个初中生辍学在家后,他又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委会干部,一家一家走访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直到家长同意送回学校为止。特别是纸房村小组的黄建明家小儿子,初一下学期读了2个星期就不愿意去,家长的思想也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算了”,王仕昌就先做家长的工作,然后再做学生的工作,加上正好是农忙季节,辍学学生也感觉到干农活的艰辛与辛苦,送回学校之后再也不提不愿意上学的事了。

 

爱岗敬业,舍小家为大家。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规定,驻村工作动员满2年可以调整,由于市生物创新办承担着丽江花卉、蓝莓、雪桃、玛咖等特色生物产业的推进工作,人少事多,并且所有的科级干部都轮流派驻过。所以,王仕昌虽然从20153月份就派驻到村开展扶贫工作,但是当领导向他提出让他继续做驻村工作队的时候,他没有提什么要求、讲什么条件,相反他主动做好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准时到村报到开展工作,并且一干就是3年。就连201512月初生二胎时,他也仅仅休完陪护假就匆匆赶回吉福驻村了,有时候爱人委屈的时候跟他说,再不回来别人都以为我家是单亲家庭了,他也只有愧疚地安慰媳妇。有时候他也会和同事们开玩笑说:“下来驻村的时候他家的儿子还再媳妇的肚子里需要用放大镜才能找到,等他回家的时候儿子已经可以上幼儿园、打酱油了。”有时候8岁的女儿打电话给他“爸爸,你这么辛苦,你还是辞职算了,我们都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了”,他也只是耐心的跟女人讲道理。但是王仕昌就是这样的一名普通的驻村工作队员,这样的一名共产党员,确能在普通的岗位上坚持,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

 

艰辛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吉福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发展思路明确,农村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走进吉福村,一条宽敞的水泥路面穿村而过,只要他进村,无论大人小孩,都会客气地和他打声招呼,亲切地叫声“王科长”,问一声“吃饭没有,到我家吃饭去”。村里有位70多岁的老党员黄龙,来村委会开会时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王科长,你的大名如雷贯耳,今天终于见着真人了。”“过去扶贫撒票子、现在扶贫找路子,过去扶贫胡子眉毛一起抓、现在量身定做扶贫项目,扶到了点子上,也扶到大伙的心里”有农户如是表示。像这样一系列的为贫困户“私人订制”的产业扶贫措施,得到了镇里、村里和群众的首肯和欢迎,不仅仅实现了扶贫对象的高度精确,而且也为他们致富增收做到了规划精准。

 

相信在扶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用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合格党员的标准,会锤炼出更多像王仕昌这样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为扶贫攻坚工作做好党的方针、政策、各项惠民措施的宣传者、执行者,正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因此,我们要把入党誓词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不忘初心,凝聚党心,用忠诚践行使命,用干净展现形象,用担当诠释誓言!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撸起袖子加油干”,汇聚起“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打嬴脱贫攻坚这一硬仗,兑现习总书记做出的庄重的承诺。王仕昌表示。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5 泽安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5066292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