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聚焦三农 >> 正文
谷花村的小康梦
作者:雷洪…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7/9/26 21:01:33  点击次数:4796

谷花村的小康梦

——昭通市总工会全力推进镇雄县谷花村脱贫攻坚工作

 

穷则思变——改变现状,唯有努力。

谷花村位于镇雄县五德镇北面,距县城4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面积10.1平方公里,是五德镇最偏远的贫困村。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有汉、苗、彝各族同胞10055001人。人均有耕地0.9亩,林地1.25亩,人均有粮330公斤,2016年人均纯收入3150元。全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没有一条硬化路,通行状况极差;农网改造未完成,群众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普遍存在;该村没有集体经济,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全村有小学2所,教师8名,在校学生381人;有村卫生室1个,乡村医生2名。全村有贫困户4331844人,贫困发生率为37.4%

 

依山傍水的谷花,交错分布着14个自然村,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流淌在村落中的几抹绿色,那是胶纸盖顶的老房屋,它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承载着偏远乡村的无奈。远处的几缕炊烟,仿佛在诉说乡亲们对发展的渴求!

 

村委会旁的两层建筑物,是谷花小学老教学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已破旧不堪。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挤满了4间狭小的教室,他们渴望有一天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更渴望能早日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上学。新建的谷花小学,没有操场等附属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有两个班级的学生在此上课。村委会前老掉牙的变压器上爬满了蜘蛛网般密密麻麻的电线,牢牢地把它织在中间,乡亲们打趣地说,夜里常常是煤油灯照电灯、两灯送光明!

 

谷花自然资源丰富,有千亩连片的林地,里面长满了野生猕猴桃、刺老包和竹笋等植物,它们是大自然对乡亲们的馈赠,也是城里人的最爱。春秋两季,老乡们奔走林中,用它们改善伙食或赚取“外快”补贴家用。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千亩连片的珙桐树,争相吐艳,分外烂漫。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3641402人。走访得知,他们几乎都过着“喂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传统农耕生活。2016年春节前的一天,外出务工多年后回家过节的丫口小组村民袁廷方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周洪说:“我们谷花偏远落后,咋个奔小康噢?”周洪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谷花就一定能够改变现状奔小康。”

  

抢抓机遇——顺势而动,大有可为。

20159月,按照市委“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安排部署,市总工会挂钩扶贫谷花村。为尽快掌握谷花村情和贫困现状,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全体职工积极而为,深情走访谷花,结对帮扶“穷亲戚”,为他们量身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精准扶贫和镇彝威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展,为谷花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谷花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全村脱贫发展规划,全面推进交通、电力、教育、村级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基础;大力发展生猪、蜜蜂、土鸡养殖项目,大力发展野生猕猴桃等林果产业,培育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全面启动七改三清,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推进教育帮扶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增加务工收入,确保如期脱贫。 

 

聚力攻坚——共同发力,铸梦小康。

按照镇雄县委的安排部署,谷花属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村。面对落后的现状,市总工会主动邀请县、镇领导到谷花去,走进群众中,一起调查研究,共同谋划工作,召开扶贫工作联系会议,描绘发展蓝图,助力脱贫攻坚。

 

20161月的谷花村阴冷潮湿。连日的冬雨,让入村路泥滑难行,却阻止不了脱贫攻坚的前进脚步。13日早上,镇雄县郑维江县长陪同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陶天蓉一行走进谷花,查看扶贫工作台账和村级活动场所现状,了解交通、电力、教育、住房、产业等情况,共商谷花发展大计。下午的五德镇扶贫开发工作联席会上,陶天蓉表示将全力支持好谷花村的脱贫攻坚工作。郑维江就谷花村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设施、产业、教育培训等问题逐一解答,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次日早,陶天蓉一行再次到谷花,看望慰问村三委干部,亲切地与他们摆起了龙门阵,描绘了小康梦。并鼓励他们要团结带领好广大群众,拿出实干的精神与劲头,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

 

从最为迫切的基础设施改变入手,市总工会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投资2046万元、长18.6公里宽6米、工期8个月的五德镇至谷花村至罗坎镇老街村的油路已顺利推进,预计2017年上半年完工;投资1000余万元的农网改造工程已全面扫尾;投资65万元的村级活动场所今年6月可全面投入使用;帮助争取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2个共计50万元,升级改造村组公路35公里......一个个难题正有序解决。2016年,投入到谷花的各类扶贫项目资金达3276万元。

 

教育扶贫——全力以赴,真情帮扶。

20147月“完工”的谷花小学,仅有一幢教学楼,致使教育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市总工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积极协助争取县教育部门投资75万元,全面完成谷花小学附属设施,创造了舒适的教学和育人环境。出资2.63万元为419名小朋友购买了新书包。争取中铁二十四局的资助,组织该校11名师生于201671419日到上海参加“走进中国铁建夏令营”活动,使他们走出大山,走进都市,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谷花小学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110名优秀大中小学生满怀喜悦地领取了5.4万元“金秋助学”金,他们满怀感激之情,纷纷表示要加倍努力,将来建设家乡回报社会

  

产业兴村——积极探索,兴村富民。

谷花村丰富的野生猕猴桃和荒山资源,均是藏在深山无人识,得不到有效利用,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为摆脱单一产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制约,市总工会在深入村组调研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周边地区,先后组织村组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到四川兴文县、古蔺县、叙永县和芒部镇等地,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乡村文化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家乐等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目前,村集体充分利用市总工会支持谷花产业发展资金,牵头打造土鸡养殖和野生猕猴桃种植试点各一个,试点所产生的收益将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全村产业发展将突出“能人+贫困户”的模式,扶持能人,辐射带动困难群众,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收入,争取早日鼓起他们的钱袋子。

 

凝心聚力——群众参与,大家行动。

凝聚发展力量。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为全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讲党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村三委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以作风的转变推动工作开展。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到威信县开展党性教育,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内容,凝聚发展力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以入户走访为契机,组织召开党员会、群众会、院坝会40余场次,与众“亲戚”促膝谈心谋发展,农家院里话增收,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鼓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现状。在付家坡小组,村民阎正奎指着新修通的公路,笑眯眯地说,公路通了,他们的日子更安逸了!沈家沟小组长吴常宝有空就领着群众义务维修沈家沟至付家坡的村组公路,他说,路好,脱贫才有希望。

如今的谷花,村民自谋发展的劲头更足了。丫口的张义贤正在扩建羊圈和新建鸡舍,养羊让他尝到了甜头,养鸡让他看到了希望;丫口的张清灿、鲁坤的张兴有成功养殖本地土蜂,“丰厚”的收入,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甜蜜;杉林的陆勇指着长势良好的重楼苗,自信地说,只要努力学认真做,中药材种植也难不倒人!

 

村党总支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和“最佳卫生户”评选活动,28户群众受到了表彰奖励,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社会导向,改变了乡风民风,提升了村容村貌。

 

于无声处建小康,于有形处看变化!谷花村的五千多群众正撸起袖子加油干,鼓足干劲向前冲,奔跑在可期的小康路上......

雷洪𣄃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5 泽安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5066292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