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丙申 通讯员 李建华)为了有效解决村后备干部推选、培养、使用问题,晋宁区二街镇“三字诀”抓实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
一、深入调研,在“才”上下功夫。随着电子政务逐渐普及以及各村大学生村官人才的流失,很多村将面临“无才可用”的困境。为了对各个村人才储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各个村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镇党委领导带领党建办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个党总支,了解各村的人才情况,特别是对后备干部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各个村也对人才情况进行汇报,说明了存在的困难。对于一些人才缺失缺乏的党总支,可以适当的放宽村后备干部的条件,确保村后备干部“推得出来”。
二、规范程序,在“准”上做文章。二街镇通过“三把关”确保村后备干部“选的准”。一是过联系点测评关”。为确保推荐过程的民主、公正,各个联系点邀请了党员、村民代表参与推荐工作。二街镇9个村党总支,发出后干部推荐票215张,个别谈话201人,掌握了后备干部人选第一手资料。二是“过总支审议关”。各个村参考推荐票数,在征求被推荐人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双方选择后,召开总支(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后备干部及重点培养对象人选,做到推荐人选“留得下”。三是“过党委审议关”。各村后备干部人选出来后,经过征求涉及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到派出所进行政审,党委会三个环节,确保后备干部“用的起来”。
三、加强培养,在“精”上求突破。加强村后备干部的培养,提升后备干部“含金量”。一是将村后备干部纳入村“两委”干部的培训计划,鼓励参加《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不断增强服务农村的本领;二是建立村后备干部培养结对帮带机制,因材施教,进行一对一培养。三是建立青年党支部、青年团支部。对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团员优先推荐回原籍村党组织负责直接培养发展成党员。四是重点培养优秀人才。每个村从2—3名后备干部中选任1名比较优秀的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安排到村“两委”办公室工作,工作补贴由镇、村两级承担,镇每人每月补助1200元,不足部分由村级自行承担。四个措施增强村后备干部服务农村的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站的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