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十四五”规划的主基调,云南省陆良县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以创建和培育南境颐养特色小镇为抓手,打造“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康养小镇,将乡村振兴与产城紧密融合,以点带面,促进美丽县城和森林城市建设,打造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陆良样板”。

定位精准,新型城镇化建设拔出新高度
陆良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中医药文化,鲜明的特色产业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紧扣特色小镇创建七大要素,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策略,围绕以爨文化为魂,以大健康为线,以中医药资源为主导,将健康养生、生态休闲、文旅度假等产业融为一体,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创建小镇,力争将南境颐养特色小镇打造成陆良的城市会客厅和对外展示新名片。截至目前,仅小镇一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20亿,大手笔缔造出上千亩的中医文化主题公园、1万多平米的名医名家馆、近50万平米的城市公共绿地等丰富的配套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积蓄发展动能,引领新型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模式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陆良县把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作为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并成立平台公司进行实体化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优势,全方位汇聚人才,吸引优质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截止目前,除陆良县人民政府与云南浩宇集团共同组建的滇中健康城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小镇投资主体外,还吸引了云南建投、云南中医药大学、碧桂园服务集团、云南移动、云南农商行等10多家投资主体参与项目开发、运营及服务,形成多元化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格局,不仅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还为政企共同推进公共设施运营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趟出一条新路,跑出了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度。
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李文荣带领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团到陆良南境颐养特色小镇现场观摩评比
9月初,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赵修春带领省经济运行和固定资产投资调研组到陆良南境颐养特色小镇实地调研
9月中旬,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民欣带领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组到陆良南境颐养特色小镇实地调研
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新厚度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产业发展是振兴实体经济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陆良南境颐养小镇以“项目”为王,以“产业”立镇,当前,小镇蓝图已绘就,基础设施已建成,幼教中心、医养服务、全面健身、生态文旅等配套功能已初具雏形,名医名家馆正面向全国招商中。历经疫情大考后,中医药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陆良县将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疗效,依托中医药产业板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科普、加工、药方研发一条龙的康养产业示范带、寻医问诊集散地和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做优居家养老、候鸟式养老,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养老洼地,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依托中医康养+文旅+N等多业态共生共荣的产业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充分整合与碰撞,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营造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氛围,促进康养产业步入“快车道”,助推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生态宜居,新型城镇化建设抓出新力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陆良遵循“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小镇以人文景观为轴线,优化集综合服务、文旅休闲、健康养生和医药创智“一心、一轴、四区”四大功能板块的空间布局,以更大力度抓好滨湖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绿心,以更实举措深度融合康养产业与城、郊、村等资源禀赋,将“养心养身、运动健身、参与体验、心灵度假”的中医康养之道厚植于礼仪广场区和滨湖园景区多达34处的特色景观节点;利用原有坝体改造成景观瀑布及水中漫步道,铺设长达10公里的健康步道,发挥森林城市在普惠民生中的潜能释放。同时,将爨文化的历史荣光交融到小镇的建筑、饮食、书法绘画、歌舞表演、文化产品塑造上,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之外,辉映出生态、文化底色,寻觅“康健同乐,医养爨乡”的初心愿景,将康旅宜居的大美小镇浓缩成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之眼”。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人们更加青睐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放眼爨乡大地,沿着小镇建设的“康庄”大道,特色小镇这一“生态之眼”正以一往无前的奋进之姿,引领县域经济增长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省级特色小镇和美丽县城等建设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十四五”规划中,陆良县将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纲,认真谋篇布局,加快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步伐,铿锵有力奏响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最强音,蹄疾步稳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
图/文 李志瑶 方浩
编辑 吴敏昆 校审 邵艳彬
主编 钱丙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