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丽江市古城区:守护“丽江蓝”名片 打造绿色“聚宝盆”
作者:何嵘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21/2/26 20:10:14  点击次数:1895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十三五”以来,丽江市古城区委、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垃圾处理向来是蓝天保卫战的一大难题。以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为例,传统的处理方式为建造文化垃圾填埋场,处理工艺为“垃圾倾倒、机械压实、黏土覆盖”等。文化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垃圾填埋后,还需要几十年的自然降解过程,有些垃圾甚至上百年都无法降解,因此这种处理方式会带来浪费土地资源、垃圾处理减量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丽江市自2019年便着手打造滇北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旨在提升丽江固体废弃物处置水平,目前正在建设的丽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本着“变废为宝”的环保宗旨,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即生活垃圾经过机械炉排焚烧,产生的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工作,实现垃圾发电。

 

“这次良华屠宰场迁建后,困扰附近居民的噪音、恶臭等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丽江市古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良华屠宰场原厂址周边皆为居民住宅聚集地,屠宰造成的噪音及恶臭味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及城市风貌均造成了较恶劣影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古城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决定将该屠宰场至符合环保条件的林红村,此次迁建地位于林红村山区,周围五百米无居民区,与此同时监督该屠宰场对场地、设备实施“一日一清洗,一日一消毒”,生猪、牛“零存栏、零过夜”等措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屠宰场运作带来的问题。

 

丽江市古城区还全力开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有效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换通道,让生态成为古城区绿色发展的“聚宝盆”。经过多年以来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可推广、可复制的“两山”转化发展模式,如,“生态兴则文明兴”的“东巴文化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与保护模式”、红水塘“牧草+牛羊+沼气+苹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等。这些以保护带动发展,发展带动保护的“山水永和古城经验模式”,一方面为推动丽江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为其他生态环境优良,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可示范、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及经验。

何嵘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5 泽安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5066292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