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时事 >> 正文
云南高原湖泊美不胜收
作者:杨建华  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21/4/11 11:21:57  点击次数:1880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云岭大地吹响了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的号角。2019年,为建立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长效机制,云南省委、省政府引入第三方保护治理高原湖泊,明确由云南建投集团作为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主体负责高原湖泊生态治理工作。按照“一湖一策”方案,云南建投集团通过建立平台、整合资源、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将有效资金快速投入到湖泊保护治理中,建立湖泊流域保护治理长效机制,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驶入政企合作快车道。

 

截至目前,云南建投集团在高原湖泊治理、河道及人居环境治理、生态储备林水系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参与项目计划总投资106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10亿元。

 

泸沽湖 提升水体质量

 

泸沽湖保护治理已实施的重点项目包括泸沽湖保护治理生态修复(二期)项目、泸沽湖环湖生态搬迁及生态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其中,泸沽湖环湖生态搬迁及生态建设项目总投资15.11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为沿湖80米生态红线范围内居民、客栈进行拆除,及植被修复、湿地生态修复、生态驳岸修复、河门口修复、公众教育线路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巡护廊道建设、环湖截污干管建设、雨水管网建设、生态村庄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改善湖滨自然环境,提升泸沽湖水体质量,并通过改造沿湖村基础设施,提高沿湖居民生活水平。

 

泸沽湖保护治理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对泸沽湖周边区域进行边坡修复、湖岸带生态修复等。项目总投资2.7亿元,一期工程、二期里格片区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情人滩片区已实施完成。

 

洱海 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

 

洱海保护治理实施的重点项目包括洱海保护生态搬迁“1806”小镇、洱海生态廊道、洱海环湖截污工程等8个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09亿元。

 

1806”小镇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3亿元,总用地1608.57亩,可安置生态搬迁户1070余户约4300人。项目的实施,实现洱海绿线范围内建筑拆除64万平方米,农田、经营性用地腾退1029.81亩,开创了洱海流域“人退湖进”的先河,最终达成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的目标。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39.8亿元,已完成安置房建设面积约48万平方米,封顶1160套。

 

洱海生态廊道项目海西阳南溪至才村段12公里已进入全面试运营期;海西才村至喜洲段34公里以及上关、海东段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抓紧节点完成公园建设。

 

20199月起,海西12公里及46公里试运营工作分阶段逐步启动,截至20213月累计进入廊道游客约232万人次,累计营收402.41万元。面向管理端的数字孪生平台与面向公众端的微信小程序已初步完成;现场的5G集成杆、无人驾驶电动车、无人超市、无人售卖机等智慧化设施已建设完成。洱海生态廊道正向着以“生态为底色,智慧为特色”的方向深度开展智慧化建设。

 

杞麓湖 打造生态湿地公园

 

通海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及配套工程,主要内容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环湖沿湖截污、生态巡护道路、入湖河道治理、南部底泥疏浚生态修复工程(十街小湾鸟类栖息地)6大部分。

 

该项目主要通过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的建设,同时完善环保、水利等相关配套项目,使湿地公园成为集湿地保护、科普宣教、旅游观光和生态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重要基地,有效保护高原湖泊,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生态多样性及栖息地,弘扬湿地生态文化,提升通海县区域“文化海拔”,成为城市发展和湿地保护结合的典范。

 

项目于20201231日基本完工,目前沿湖截污治污工程中的截污渠、调蓄塘和窑沟、白渔河、库南河三条河道治理已完成初验,计划20211030日完成全部子项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异龙湖 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近年来,异龙湖流域近年降雨量减少,流域区域内工农业用水逐年增加,水质属于重度富营养化,连续几年未完成蓄水任务,异龙湖水量逐年减少,水面面积逐年萎缩,治理保护迫在眉睫。

 

石屏县大练庄水库至赤瑞湖连通工程属于石屏县北水南调的重要线路之一,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兼顾异龙湖补水的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设计年供水量2268万立方米,其中异龙湖补水量1173.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3.07万亩。

 

目前,相关工程施工正有序推进中。

 

阳宗海 改善流域人居环境

 

阳宗海保护治理已实施的重点项目包括阳宗海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施家嘴村庄生态移民搬迁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

 

其中,阳宗海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包含一期、二期工程,其中一期主要内容包括阳宗海流域内32个自然村组雨污分流工程及阳宗海流域内全部自然村落生活垃圾清运工程;二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阳宗海流域内17个自然村组雨污分流工程及600米污水管网工程。一期项目已经建成,使流域村庄污水收集率超过90%,垃圾收集率达到100%,阳宗海水质得到改善提升,流域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抚仙湖 实施生态移民搬迁

 

澄江市2019年环湖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房项目,总投资约为121.14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826亩,拟建项目3个,共新建安置房12538套。项目是保护抚仙湖实施“四退三还”的生态移民搬迁安置重点推进项目,是保护抚仙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安置区以打造高品质的搬迁安置生态小区为目标,以新配套、新环境、新住宅、新产业和新生活为亮点,给搬迁群众一个五“新”级的家。

 

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约8亿元。

 

程海 对潜在污染说“不”

 

程海保护治理工程已实施的重点项目包括程海应急补水工程、“智慧程海”、程海湖保护治理生态修复(二期)项目等14个项目。

 

程海应急补水工程是云南省省级重点示范项目,也是程海保护的生命线工程。项目从金沙江引水至程海,已于2020924日实现通水,有效遏制程海水位持续下降,增加程海入湖清洁水量,使程海实现“还水予湖”的历史性转变。同时,项目的建设还将为程海流域提供农业灌溉用水,促进农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智慧程海”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在沿湖47条入湖河道重点区域安装了135个实时视频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及中控中心。依托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促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生态圈协调发展,“智慧程海”实现“高清视频监控、水质在线分析、综合管理及服务、应急指挥调度管理”四大功能,为湖泊保护治理树立起新标杆。系统运行以来,平均每月产生200余起警报、700余条水质数据,做到了对程海水质的实时掌控与事前风险预判,就像是给程海湖穿上了一套360度无死角的“防护服”,对一切潜在污染说“不”。

杨建华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5 泽安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5066292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