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时事 云岭安全 文化教育 森林云南 关注民生 医疗卫生 名家书画鉴赏 企业形象 饮食文化 诗歌散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云南法制报经济聚焦_云南法制经济网 >> 文章中心 >> 聚焦三农 >> 正文
施甸:“院县合作”助推水稻种业产业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1/10/17 9:49:41  点击次数:2706

“累计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197个品种、18336亩,繁殖种子781.66万公斤,平均亩产量426.3公斤,每年提供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占全国用量的80%以上……”这是截至2020年末,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水稻种业产业发展的一组“亮眼”数据。

 

施甸县丰富的地理资源、特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等自然禀赋,奠定了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常年保持稳定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据了解,施甸县水稻核心基地海拔14401600米,年均日照时数2268小时,无霜期273315天,年均降水量9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4℃,最低月份(1月)平均气温8.5℃,最高月份(6月)平均气温22.4℃,可同时满足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度和抽穗扬花温度,水稻区划属中海拔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籼粳交错区。

 

2010年,相关研究机构利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计算机选择程序》对全国740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得出,施甸县繁殖成功概率为83.34%,同时在施甸县进行了24.75C815S验证并获得成功,亩产量达562.5公斤,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2017年,“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施甸的水稻两系不育系繁育基地题字——“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

 

据统计,截至目前,施甸县累计繁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品种197个,有科研育种材料8.6万份,主要繁殖隆科638S、晶4155S、和620S、妙S33S、雨06S、珍S、广占63SC815S、望SY58S9802S、梦S30多个品种,已基本形成规范化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繁殖的亲本种子质量高于国家标准。

 

施甸县委副书记那青海介绍,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全县将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水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优质大米的生产加工销售,强化服务,形成水稻种业研发的高地,企业聚集的凹地,推进种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强做大水稻种子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种业基地。

 

同时,施甸县将抓实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杂交水稻品种繁育、水稻制种、优质大米种植加工销售以及研发生产的服务5方面重点工作。加快水稻科研基地、制种基地、高标准稻田和综合服务区等项目建设,力争在2022年内建成核心科研基地500亩,规划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0000亩,进一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

 

那青海介绍,施甸县水稻种业产业发展具有“交通优势突出、土地资源基础好、繁种质量高”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产业投资需求大、招商引资难度大、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自主核心科技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

 

如何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短板,助力水稻种业产业发展,施甸县于1015日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举行“院县合作”调研座谈会,基于双方之前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结合施甸县农业产业发展和水稻种业发展现状,双方确定以“院县合作”的模式,助推施甸县水稻良种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

 

座谈会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李小林对施甸县水稻种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炼出施甸县立足水稻种业,做强水稻产业,以“稻+”模式开展绿色产业的规划思路。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副处长陈瑜提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将组建集科研、专业认证、品牌宣传一体化的团队开展“组建一支科技特派团、建立一个专家工作站、建立一批核心示范基地、编制一批规划、认证一批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发布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六个一”重点工程,在“一部手机云农通——云南数字农业服务平台”的助力下,全力推动施甸县以水稻种业产业为主的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推荐文章  
· 昆明:嵩明县书法协会走进学校乡村厂矿
· 国务院安委办第三督导组赴滇开展安全生产工
· 云南省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 昆明市委主要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 腾冲市推动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
· 晋宁区安委办部署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 云南省安监局讲党课
· 文山市一医院手术中停止治疗被停业整顿
热门点击  
· 数字经济·物联网财富盛典暨佳联大数据千人
· 云南晋宁独特的传统风味石将军卤腐深受人们
· 走进云滇观古堂_讲述罕见瓷烟筒背后的故事
· 中国冰岛茶业集团美股上市分享会在云南普洱
· 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云南佳联大数据集团合伙
· 2024数字经济一物联网-A1财富盛典暨佳联易生
· 贵州习酒·云南醉临风酒业有限公司 2024 中
·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到会泽县危险化学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电子邮箱 | 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871-63151829 订报及投诉:0871-63151956 内容纠错:0871-63151829 管理员信箱:ynfzbj@163.com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 云南法闻律师事务所 电话:15808896978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398号高新科技信息中心主楼
云南法制经济网制作、维护 CopyRight 2025 泽安传媒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5066292号
分享到: